手机版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
1000000.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350000.0
240000.0
188000.0
180000.0
175000.0
150000.0
150000.0
150000.0
148000.0
128000.0
125000.0
120000.0
编号YP958045
类型国画
体裁花鸟
尺寸
创作年代当代
由于书画作品的特殊性,作品可能出现褶皱、裂口、破边等现象,不属于作品质量问题,不影响装裱美观。
李辛1957年生 艺术学博士、原渤海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协会理事。 1983年 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就任陕西农业杂志社编辑。1985年 就任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1991年留学日本。1997年 毕业于日本国立静冈大学,攻读(日本文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 考入大阪艺术大学大学院日本画制作专业,2010年获艺术学博士学位。2010年 进入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高研班学习研究。其间曾担任国家画院学术导师。2011年 作为海外高级引进人才回国就任渤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自小从师李相虎先生,学习绘画基础知识。考入西安美院后,蒙受刘文西、杨建兮、张之光、江文湛、肖焕、刘宝申等先生教诲,学习专业知识。还师从程大利先生、周韶华先生、李世南先生学习中国画的高层技法与理论知识。在日本读博期间,师从村松秀太郎先生、竹原城文先生。针对日本画的西化变异,坚持东方民族文化自信,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雄浑后盾,以“骨法”概念的外延应用为契机,参照现代综合材料制作理念,确立以普通石粉材料 “个性化应用”为主线的课题研究。探索向日本画“重植中国元素”“砌线立骨”,重构石质材料绘画的“中华脊梁”,对日本画进行“中国化整合”。在创新选材与技法研究方面均获得重大突破,得到专家认可。《家园》等相关作品(均为2.5X10米)通过博士学位答辩。日本画作品多次入选日本国家级展览“日展”、“创画展”等。博士答辩作品《家园》在日本“日本画全国公募展-零展”获得金奖。作为“日本养生水墨画研究会”的发起者、组织者,积极向日本社会传播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笔墨”精神,水墨画作品《老松》荣获日本全国水墨画秀作展最高奖等奖项,被聘为日本水墨画美术协会理事。《万寿梅》等十数件作品被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先生收藏,荣获池田大作先生签发的“创价艺术奖”。回国后,进入国家画院程大利先生山水高研班学习中国山水画及理论知识,接上地气。就任大学教授后,在大学科研平台上,结合对日本画进行“中国化整合”的研究成果,将普通石粉材料 “个性化应用”的实践提升为探索中国石质材料绘画未来形态的深层实践与研究。尝试向石质材料绘画注入文人画 “笔墨意识”和“写意精神”,挑战传统石质材料绘画不可“直抒胸臆”的禁区。确立了实现石质材料绘画的“写意化”目标为材料“个性化应用”实践的最高境界。追求作品既可展现石质材料独有的材质美感,又获得材料自然渗化的“笔墨”情趣的创新形态。其中的甲骨文作品的线质更具金石气韵。开创了中国石质材料绘画研究新的一页。代表作《秋韵》发表在西安美院学报《西北美术》2014年第一期。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写照: 潜心研究、辛勤实践、创意开拓、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