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
备注作品已售
尺寸137*69*1
作者尚文杰
作品编号YP1505784
作品类型国画
作品体裁人物
适合场景休闲区
1000000.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999999.0
350000.0
240000.0
188000.0
180000.0
175000.0
150000.0
150000.0
150000.0
148000.0
128000.0
125000.0
120000.0
编号YP1505784
类型国画
体裁人物
尺寸
创作年代当代
由于书画作品的特殊性,作品可能出现褶皱、裂口、破边等现象,不属于作品质量问题,不影响装裱美观。
中国三峡画院院外画师 共3个同名词条 尚文杰,居士,法名明可,别署逸禅,1966年生,大学学历,现为:中国三峡画院院外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分会会员。震旦佛教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河北省青年书画家创作中心副主任。 中文名 尚文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职业 画家 职务 河北省青年书画家创作中心副主任 词条内容贡献者 共12个贡献者:baozao19920216、ldm梅8、w_ou、大先生XL 词条图册 1 概述图册 2 作品 19 重彩 6 淡彩 5 活动一 8 活动三 8 活动二 查看更多 简介艺术简历社会评论绘画作品社会活动TA说参考资料 简介 绘画以工笔重彩人物、佛像见长,注重传统但不被传统所缚,气韵高古典雅,美而不媚,丽而不佻。作品曾获“中国三峡耀华杯书画大赛”金奖;“中国著名画家三峡美术作品展”金奖;“河北省第二届艺术联展”二等奖,并入选精品集。2006年《艺术状态》杂志专版介绍佛画作品。许多佛教题材的佳作被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友人购买、收藏。 艺术简历 尚文杰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师法徐燕孙、刘凌沧、王叔晖等名家,近年来遍临历代壁画及释道绘画,遂入堂奥。创作题材由传统仕女改为佛教人物,有志三十年磨一剑。本世纪初有缘得遇佛法并有幸皈依于净慧老禅师门下,其后潜心修行,颇有所悟,绘画水平又上一层楼,形成了注重传统但不被传统所缚,气韵高古典雅,美而不俗,丽而不佻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曾获:“中国著名画家三峡美术作品展”金奖“河北省第二届艺术联展”二等奖;2005年参加“河北省宗教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艺术展”精品奖1 ;2006年《艺术状态》杂志专版介绍其佛画作品,深受好评;同年9月参加由河北省佛教协会组织的中国最大布质手绘大佛(17.5米*25.5米)工程2 ,为主创人员之一。10月应邀参加“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作品入选精品集。 2 作品 许多佛教题材的佳作被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友人购买、收藏。 社会评论 中规中矩 即心即佛 尚文杰先生经常说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八)的记载,“若佛世尊在众首坐时。众便威肃。若不坐时众无威德。若佛世尊见听许者。欲造赡部影像置于众首。世尊告曰。随意当作,置于众首”。他说,佛教与绘画的关系,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五世纪间的释迦牟尼时代,历经两千余载,延续至今,佛教用艺术弘法,信众靠艺术修行,相辅相成。我没有理由不去佩服他——尚文杰,这位谦和的修行者,这位以绘制工笔佛像著称的画家。也正是因为他的有学有识,每次拜览他精心绘制的佛像,我都会百感交集,肃然起敬。 工笔重彩佛像画法的方法通常是先起粉本,不但需要画家要有娴熟的艺术修为,还要具备相当的佛学造诣,反复推敲,直到把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准确,做到胸有成竹,方可动笔,尤其是面部五官及手、脚,这些最能体现佛像特点的部位。文杰兄虽然参悟佛学近二十余年,学画三十余载,每当此时也是如履薄冰,中规中矩,未尝有丝毫懈怠。来果老和尚曾经开示:“无规矩,地想盖天;无规矩,宾将轻主;无规矩,国法懈纲;无规矩,家难就范;无规矩,寺僧无倚;无规矩,习恶难除;无规矩,身心不静;无规矩,不能守法;无规矩,不能参禅。喜规矩人,初则称好人,次则称善人,再则称贤人,进则称圣人。” 文杰兄是善?是贤?我不敢妄议,但是谨就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人品和艺品。 有朋友告诉我说,在绘制正式墨稿时,择纸最为关键,常见一般画家绘制工笔佛像时会选择皮纸,也许是因为皮纸的吸水和受墨受色性能介于生、熟宣纸之间,工写皆宜,能随心所欲的缘故。工则能填粉敷彩,勾金描翠,细腻精妙,刻画入微。而写意和泼墨,淋漓滋衍,又几乎能达到生宣效果。但是,文杰兄熟谙艺术有时正是是困难的克服,困难越大,其品味和价值就会越高,他坚持采用熟绢作画,以体现了自己的虔诚和恭敬,而滋润厚重的程度,却丝毫不逊于皮纸,令人叹为观止! 文杰先生绘制的佛像,线条以铁线和游丝描为主,一样粗细,每根线条都一气呵成,不见重复及接痕,用笔几乎都是圆起方落,蚕头虚尾,力度均匀,不缓不疾,沉潜重厚,气贯意舒。并吸收古代壁画的用线气势和力度,刚柔相济,颇具中和之美。我不知道这样美的线条是否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底,至少每次看着、看着,总会使我想起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凝重沉着,浑厚高华,法度森严,一派佛家的庙堂气象,庄严而静穆。记得一次,某大学美术系教授,也算得上是国内的一位知名的国画家,驻足于文杰兄绘制的佛像前,倾倒于文杰先生的超凡的艺术功力,久久不肯离去,最后欲以自己的作品与文杰兄做交换。文杰听说此事后,笑道:喜欢的话,拿去就是了。其修为之高可略见一斑。 禅宗以为“无心合道”、“不住为本”,中国的画家大都信奉“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东方特有的宇宙观影响了尚文杰,透过他绘制的工笔佛像,是不是可以影响我们一些什么呢?我们也许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佛教艺术的理解,或是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感受去加深对佛学的理解,乃至通过对佛学的理解去进一步去思索宗教的意义、宗教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意义…… 记得佛教禅宗讲过三种阶段:一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二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三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文杰兄其人其画处于何种阶段,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的修为当然不足以评点,但是我喜欢他的中规中矩,喜欢他的精益求精,喜欢他精心绘制的每一幅画。 《妙法莲花经》中有云:“严饰作佛像,彩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信哉! ——明柔于三得草堂匆匆 无我无他观万象 非空非色悟丹青 和朋友们谈到佛教绘画时,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尚文杰,提到他的佛像作品。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后,佛教绘画也随之大兴,三国吴曹不兴与晋顾恺之、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北齐的曹仲达,唐代的吴道子,亦都擅长道释人物画,被后人称为: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至于庙堂壁画、石刻粉本更是不胜枚举。文杰的佛像兼收各家之长,造型严谨,笔意森然。他用线细润圆融,爽劲而具骨力,能充分地表现物象的结构与质感。佛菩萨面部线条轻柔圆润,光滑流畅,衣纹则用介乎于“铁线”与“游丝”之间的线描,或轻或重,时徐时疾,不质不形,如飞如动,精准地交待出衣纹的转折相背。重彩佛像多以朱砂石青石绿填染,古厚简静,静穆华滋,勾金沥粉,绚丽辉煌。尤其令人叹服之处是,他在勾勒人物服饰上的纹饰团花时,不假界尺,随手勾画而条理清晰,分毫不差。“字需熟后生,画需熟后熟”,文杰的佛像作品能达到“庄重肃穆,精美大气”的效果,是与他娴熟洗练的笔墨技巧分不开的。 文杰另有一种重彩与淡彩结合的作品,《普度四海》即属这类作品。画中祥云环绕,海浪翻卷,观音大士,足踏莲花,一手持净瓶,一手执柳枝,衣裳飘举,凌波而来,大士面容清秀淑雅而不失庄重威仪,眉宇间包含慈悲仁爱,使人联想起:“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的句子。衣服用淡青浅赭晕染,被海水的深黛色衬托得素雅沉静,妍丽明洁,衣带和宝像花枝则用浓重的朱砂青墨假金填染,浓淡对比,相映成辉,或冷或暖,巧妙自然。 近年,文杰着重于淡彩观音的创作,这类作品篇幅不大,似乎属于闲情逸致的小品,实则作者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作品先以淡墨“高低晕淡”,再略施淡彩,澄澈空灵,静谧悠远。洗尽铅华,归于平淡。古人论画尝言:“凡画必周气韵”作画亦“贵有古意”文杰的淡彩佛像既达到了气韵弥漫,古意盎然的艺术境界。 除了佛像之外,文杰还兼作古装仕女图。他初学徐燕孙,王叔晖,刘凌沧,黄均等大家,后遍临历代名画,尤其对宋元明清的绘画都有较深入的研习。他所画仕女,是典型的“秀骨清象”,朱磦赭石淡染出面颊,再用白粉与额头,鼻梁,下颌处分染,既所谓“三白法”。环境多配以亭台楼阁,假山溪水,坡石花草,意笔点染,随浓就淡,意趣天成,具有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双重趣味,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文杰数十年专注于佛像与工笔人物,其“守其神,专其一”的精神令人赞叹,我与文杰兄相识多年,深谙其画品人品,文杰崇尚儒教文化,喜爱古典诗词,尤对传统戏曲热爱有加,“养内者外自泽”多年的文化滋养,使其具备儒雅的气质与书卷气。记得我曾送他一幅嵌名联:“文比先贤,作画题诗风雅士;杰出当世,参禅论道洒脱人。”这正是我眼中的尚文杰,一个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耕耘者。 ---刘禹汐庚寅年初冬于耕砚书屋 绘画作品 重彩作品 四海普度 柏林禅寺画大佛 柏林禅寺画大佛查看更多 19 重彩,它有三方面含意:一是说它用色的特点,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白粉等不透明的石色着染,色重;二是说它的渲染方式,三矾九染,工重;三是论其画面效果,浓厚丰富,量重。重彩画鲜丽凝重,具有浓重的装饰风格。工笔重彩形式,不仅民族基础深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取了各类表现手法、艺术观念,使传统国画在长于平面展现的基础上加深了纵深的效果。 淡彩作品 查看更多 6 淡彩 淡彩是工笔画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白描和墨彩的基础上,用较浅的色彩渲染设色。淡彩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离色”。既能融合一体,又能见到笔墨情趣。淡彩与重彩的基本技法没有不同之处,只是在着染颜色上以花青、藤黄、曙红等水色为主。它的绘制过程为先勾轮廓,而后渲染。用色薄而透明,适于小幅作品的绘制。其渲染步骤简便,颜色效果明快秀丽,薄而透明,风格淡雅,富于自然生动的情趣。 社会活动 尚文杰活动照 静慧老和尚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 在正定临济寺 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查看更多 5 著名画家史国良先生 石家庄书协主席熊基权先生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查看更多 8 著名佛画家夏荆山先生 佛画名家郑玉阗居士 河北佛协副会长高士涛大居士查看更多 8